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,通辽市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主要特征,结合市情实际,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。
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了“聚焦绿色转型、聚力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”的总体思路,以及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、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基地和铝镍硅绿色新材料基地,打造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、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市的定位目标。实践证明,这些发展思路顺应大势、符合实际,使我市的特色产业竞争力、招商引资带动力和项目投资牵引力明显增强。
2022年,全市计划实施建设项目540个,总投资1660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518亿元。截至目前,全市计划实施的540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539个,开复工率99%。全市190个自治区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,总投资1215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320亿元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,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调整经济结构”。我市深刻反思过去在发展模式上存在的问题,坚决摆脱传统路径依赖、告别粗放发展方式,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与核心竞争力。
坚持“链”式思维,以“链”强基、以“链”蓄能,注重产业链招商破解投资难题,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,构建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,集中集聚、集约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,绿色农畜产品、玉米生物科技、铝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科尔沁、霍林郭勒、奈曼、开鲁等重点工业园区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,几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加速向千亿级迈进。
信息来源: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